close

  沈陽鐵路陳列館的機車展示,有的機車已過百歲高齡。(新華社發)
  金秋九月,投資1200多億元的京沈高鐵在廣袤的遼河平原上加緊施工。5年後,坐火車從北京到沈陽只需要兩個半小時。而100年前,這段旅程要花21個小時以上;65年前,坐在密不透風的悶罐車裡的旅客,恐怕做夢也無法想象時空可以如此改變。
  鐵路是國民經濟的命脈。車輪上的中國跑得越來越快,正是中國變化的一面鏡子。
  新中國首位女火車司機:
  坐上動車組感覺好極了
  田桂英是新中國第一位女火車司機,走過了蒸汽、內燃、電力三代鐵路的發展軌跡。
  靠著超乎尋常的毅力,田桂英成為大連機務段駕駛蒸汽機車的能手,作為全國勞模多次受到毛主席的接見,成為全中國婦女的偶像。
  半個多世紀過去了,85歲的田桂英心裡還放不下火車。當年她是駕駛蒸汽火車的女司機,如今她是高鐵列車的乘客。
  全身銀白的動車組列車首次上線時,田桂英買票坐了一趟。“安靜、舒適,每小時能開300公里。”她說,剛解放時火車條件簡陋,冬天冷夏天熱,駕駛室連速度表都沒有,完全靠經驗。“‘老鐵路’坐上新火車,感覺好極了。”一座陳列館:百年鐵路發展史
  “田桂英駕駛的機車,即使留到今天,在我們館也算是年輕的。”新中國成立65周年之際,沈陽鐵路陳列館館長郭寶權說,從100多歲的蒸汽機車到時速350公里的動車組,陳列館以實物再現了中國鐵路百年來的滄桑巨變,記錄了一代又一代鐵路人的夢想與成功。
  在400米長的陳列館大廳,共有機車、客車、貨車和工電設備800台件,全部為真品展示。從1907年從外國引進的達波1型和頗勒型蒸汽機車,到新中國成立60周年時自行製造的和諧3型動車組,按照“年紀”大小依次排列,就像等待檢閱的士兵。
  火紅的車輪、筆直的鐵軌、偉岸的身軀,身臨其中似乎歷史的車輪從身邊呼嘯而過,每走幾步就會跨越一個時代。
  兩代人的鐵路情:一張火車票的家國記憶
  沈陽收藏家詹洪閣正忙著張羅自己的“新中國成立65周年展覽”。其中包括一件特殊的展品,是自己和父親乘坐哈大高鐵的首發車票。
  他們與鐵路有著特別的情緣。50多年前的冬天,父親詹寶俊也是從沈陽登上了開往大連的悶罐車,開始了他軍旅生涯。
  兒子詹洪閣從20年前開始搜集有關東北的鐵路史料,包括鐵路年刊、圖書、火車畫冊、鐵路線地圖、紀念章,甚至鐵路工人的皮帶扣、袖章、列車時刻表,至今已收藏1000多件。
  詹洪閣說,這些藏品無聲地記錄著鐵路的發展歷史,也是一段中華民族的工業奮鬥史。
  “這兩張車票將在展覽中與觀眾見面,這是一家人的記憶,也是國家從衰落走向復興的見證。”(據新華社沈陽9月23日電)  (原標題:車輪上的中國越跑越快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xr96xrhhv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